站内搜索:
微信图片_20220921155048.jpg
首页 | 通知公告 | 要闻导读 | 特区团情 | 投资招商 | 信息直报 |
共青团厦门市委员会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特区团情
青春聚力拉动“引客下乡”——团市委鹭岛青年行走进海沧区一农社区
来自: 2025-07-26 10:24:00
 

青春聚力拉动“引客下乡”——团市委鹭岛青年行走进海沧区一农社区

 

   当青年把创意带进乡村,乡村也把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带给城市。7月25日,团市委组织开展“鹭岛青年行”走乡村活动,40余名青年走进海沧区新阳街道一农社区,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乡村发展,举办研讨会贡献乡村建设金点子,提供技术帮扶,为村民提供义诊、义剪、家电维修等公益服务,采购农产品以增加村民收入等形式,为乡村振兴注入“智动力”。




青年“话鲜”

以创意方案盘活乡村资源


   来到一农社区现代化花卉生产企业,青年们对花卉育种、育苗的各种先进技术赞不绝口。在乡村农场,青年们了解到这个新晋亲子家庭“网红打卡地”的改造过程。在村史馆,青年们围着一台1970年代的脚踏打谷机拍照,听讲解员讲述“一农”从盐碱地到花卉之乡的蜕变。而下陈书院里,清代举人题写的“耕读传家”匾额,与书架上摆放的《新时代青春之歌——“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”故事集》形成奇妙呼应,顺势引发了青年们对“青年发展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”主题的热烈探讨。






  “如何让青年留下来?如何让老手艺活下去?如何让好产品卖出去?”面对这些困惑,青年们则给出“斜杠答案”——花卉主播、乡村研学导师、非遗体验设计师……让有志青年们带着方案来对接乡村资源,把技术、资本、信息、创意带回田间地头。改变乡村振兴的单向“输血”模式,双向的“造血”才能让城乡要素真正“流得动、留得下、融得进”。






青春集市

一边送服务一边带货


 

   下陈书院外广场上,青春集市火热开市。青年人才携医疗资源、公益服务等下乡,为村民提供“零距离”服务,同时挖掘乡村特色产品潜力。






  团市委开展“鹭青e”线上青年综合服务平台宣传推介,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的青年医生为村民义诊并提供医疗咨询,夏商民兴超市为村民展示了特色农产品,农商行青年金融服务队为村民提供了金融服务。豆威咖啡的展位上还发放消费券,推出“满减”等优惠活动,吸引了众多村民群众参与。






   青年们品尝了阿喜豆花、蜂蜜水后连连称赞,不仅自己买,还在社交平台上自发带货。青年人才们纷纷表示,参与到鹭岛青年行活动中,更深刻地感受到实现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与价值共生的意义。


“遇见青春的我们”

乡村问答点燃青春火花


 

 

   “一农社区特色产业是?”“花卉种植!”在嗨丫农场,一场“乡村问题对对碰”让现场气氛瞬间升温。20组乡村振兴主题问答卡被随机分发,青年们需在限定时间内找到匹配的问答搭档,率先成功配对的10组将获得“一农限定”小礼包。




   来自不同行业的青年们走进广阔的花海,在“青春集市”品尝特色农产品,搭档“闯关”乡村问答,在大自然中快速“破冰”,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,拓展了社交圈层。


青年达人

体验传统技艺实现双向滋养


 

 

 

   剁馅,调味,卷皮,油炸,在村民的示范和指导下,青年们体验了闽南传统五香卷的全程制作。用豆皮将馅料卷成饱满的长条放入油锅炸制,油锅里翻滚的五香卷渐渐披上金黄外衣,空气中交织着肉香与豆香的诱人气息。亲手制作闽南传统小吃,青年们既领悟了“慢工出细活”的匠人精神,也通过劳动协作建立起与乡村的情感联结,并以探索地方饮食文化触摸传统文化根脉。






  鹭岛青年行活动,是团市委“青春赋能乡村振兴”行动的青年实践。活动通过乡村walk、非遗体验、交友联谊、农特展销等多元场景,探索“引客下乡”的可持续路径。接下来,活动将走进更多乡村,这种"青春赋能"的乘数效将持续释放,让更多的青年走进乡村、爱上乡村、扎根乡村,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持久活力。



附件下载:
【关闭窗口】
关于我们 | 版权申明 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
COPYRIGHT (C) 2003-2011 共青团厦门市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.
技术支持:厦门市信息中心 网站备案号:闽ICP备06010126号